您的位置:首页 >专题专栏>清廉学校建设>清廉故事>详细内容

清廉故事

家风故事丨27年的坚守

来源: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:2023-12-04 08:27:54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       常言道,久病床前无孝子。照料病人是一件十分考验人耐心和爱心的事情,许多家庭便是在照顾病人上闹出嫌隙,让亲情失色,徒留一地鸡毛。但是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三寨村的高戌姣,却实实在在地践行了27年。27年,她用内心的坚守兑现亲情的承诺;27年,她用无微不至的照顾诠释着“兄妹”二字的内涵;27年,她用不离不弃的守候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,诠释好家风。

  高戌姣今年53岁,她无怨无悔带着家人一起照顾失能兄长足足27年,在家乡成为美谈。

  高戌姣的哥哥在小时候,因生病发烧没能得到有效医治,导致留下残疾,变得又聋又哑,视力衰退,不良于行。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,对高戌姣的家庭来说是一场打击。

  “虽然当时我还小,但是我感觉到父母的伤心和哥哥的痛苦。”高戌姣回忆,哥哥虽然残疾了,但是他没有消沉,而是积极学习手语,并在有限的视力下帮做一些农活,所以自己也很努力帮助哥哥恢复一些自理能力。

  后来高戌姣成了家,留下母亲与哥哥在老家生活。一次回家探亲时,看到老房子就自己母亲和失能哥哥住着,孤苦伶仃,高戌姣感到心疼,便和丈夫商量,是否可以搬回家里。丈夫被高戌姣的孝心和爱心感动,于是,高戌姣带着女儿与丈夫在1995年回到三寨村老家,一家人一起照料母亲和哥哥。

  “夫妻本来就是应该同甘共苦的,妈妈在、哥哥在,我们在哪里都一样,才有个完整的家。”看着妻子穿梭在厨房,忙碌于病榻,高戌姣的丈夫说。高戌姣也很欣慰自己小家庭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同心同德。

  照顾好一个残疾人需要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和精力,还需要细心和耐心。因为高戌姣的哥哥看不见、听不到、说不出,他难以和外界取得高效沟通,高戌姣就用触感来交流。吃饭的时候就牵着哥哥坐到饭桌上,把筷子放到哥哥手里,再把饭菜盛好,最后碰碰哥哥手背示意他可以吃了。晚上休息的时候,也要给哥哥换好衣服,扶他上床,确保他躺好才离开。要是晚上哥哥房间有什么响动,高戌姣也会第一时间起床看情况。

  患难见真情,二十七年如一日,高戌姣丈夫和女儿是她最大的帮手和后盾。许多次哥哥走远了回不来,是丈夫帮忙找回来;遇到山路难走,也是丈夫背着哥哥回来。高戌姣女儿体谅父母辛苦,用孝顺之心早早地接过接力棒,力所能及帮助妈妈照顾伯叔。

  “如果要说我的家庭的家风家训是什么,那一定是妈妈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‘百善孝为先’。”高戌姣用最朴实的行动印证着“百善孝为先”的中华美德,从不提辛酸,从不说劳苦,从不怨疲惫,女儿也慢慢耳濡目染,渐渐明白了孝道之德的深刻含义。犹如一盏明灯,指引着女儿要常怀父母养育之恩,践行孝亲敬老之事,涵养良好家风,为下一代树立“孝”的榜样。

  高戌姣的女儿如今也成了家,在村委工作的她严于律己、爱岗敬业、担当实干,开始了这一代人的“坚守”。高戌姣也不忘时常叮嘱女儿:“虽然只是在小小的岗位上,但也要管住自己,用好职权,多做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事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尽孝。”

  高戌姣用挚爱和坚强撑起这个曾经不幸却温暖的小家,毫不吝啬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最需要关爱的家人身上,践行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。我在她的身上看到的“坚守”,是她“相携渡难关”孝道美德。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,也要坚守这清廉与忠诚,要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,常怀律己之心,严格遵守党的规矩和纪律,始终做到忠诚、干净、担当。(恭城县纪委监委)


终审:清廉柳职专题